發策時政沙龍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

發表時間: 2018年6月19日

本文已刊登於 2018.06.17 澳門日報 第B07版:澳聞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於日前舉行時政沙龍座談會,會議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為主題,與會人士分別就加快本澳落實發展定位、善用區域內要素流動契機、增強本澳青年獲得感、提升社會競爭力水平等多方面提出觀點和建議,共同為推動澳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並作為7月舉行本中心2018年“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的預熱活動。

促進各市強化協同發展  加快本澳落實發展定位

  有與會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均有自身“發展路徑”,與此同時,大灣區內涉及不同制度與跨越不同關稅區,為“九市二區”的共同發展、互聯互通增加不少難度,有待中央參與統籌協調、各方加強分工協作。對澳門而言,與會者建議應重視鞏固及優化原有產業優勢,加快落實自身發展定位,加快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精品城市,為旅客提供標準化的優質服務。
  有與會者表示,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應當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多項共同發展議題予以重視,建議構建粵港澳三地政府的常設溝通和協作機制。

正確聚焦人才流動契機  引專才惠民生促發展

  有與會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實現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流動,當中,人才的自由流動尤其值得關注。有與會者認為,澳門應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做好基礎配套工作,按照實際需求,有管理、具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吸納人才﹑留住人才。
  有與會者指出,社會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人才的引進問題,建議應當重視思考如何吸納有助引領本地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同時有利協助培養本地人才提升水平的專才。只有實事求是的人才政策,才有助為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吸收新興技術與經驗,為澳門居民營造更好的個人和事業發展環境,為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更多力量。

深化解決國民待遇問題  提高本澳青年獲得感

  有與會者反映,長期以來,澳門居民難以在內地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國民待遇,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融入”的意願和印象。以購買高鐵車票為例,“排隊取票”﹑“排隊購票”問題困擾澳門居民多年,雖然近年情況有所改善,但便利程度仍有提升空間。
  有與會者認為,在當前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中存在不少細節性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前提下,沒有足夠的誘因令本地更多青年人主動離開本地相對安逸的競爭環境、積極投身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建議特區政府重視有關問題,通過提高青年獲得感鼓勵他們走出舒適圈,拓展新發展空間,實現新作為。

提升自身競爭力水平  緊握灣區重大發展機遇

  有與會者認為,在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下,本地居民應牢牢把握這份重大的歷史機遇,主動調整心態,努力裝備自己,不斷提升個人競爭力,積極投身到大灣區建設中探索更廣闊的發展可能性。
  有與會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台能夠更好引領粵港澳三地合作發展,期待相關規劃儘快出台。在規劃出台前,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做好充分準備,了解大灣區所需,發揮澳門所長,拓展區域合作發展新空間。
20180604012018060403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