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施政報告 基本回應社會訴求

發表時間: 2017年11月17日

  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和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講師呂開顏,出席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探討特區政府明年度施政報告。

  就施政報告內容,蕭志偉認為,從宏觀角度看,報告突顯特區政府具備信心和決心持續深化推動社會保障體系、住屋、醫療、教育、人才培養五大民生長效機制,全力推動共建共用經濟成果。此外,明年度財政預算逾1,100億元,為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高,他認同在現時穩健的財政儲備情況下,應該量入為出、應洗則洗,當中投放資源於防災、減災、建設大數據平台、環保、改善交通網絡等,可有效發揮財政資源的投入,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推動澳門持續發展。

  呂開顏則指較關注報告對中產階層的扶持,以及鼓勵生育政策等。他認為隨著澳門經濟迅速發展,嬰兒出生率顯著上升,如何提升家庭生活品質,除了推出扶持措施如出生津貼外,還應制定具體政策例如增加托額,滿足雙職家庭需要,改善醫療服務和教育等。報告提及“天鴿”風災後,如何控制城市基礎設施運行能力,如數據的管理、水電等公共設施的重視,都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可見特區政府有深刻反思,雖然今次報告沒有很多亮點,但基本可回應社會訴求。

  另外,有聽眾反映出生津貼增至5,000元的幫助不大;有特殊兒童的家長對報告沒有提及增加照顧者津貼感失望,直言唔敢生;也有自閉症兒童家長表示,由於小孩年齡已超出政府提出的0-6歲早療階段,即使向社服機構求助也無補於事。蕭志偉對此認為,政府現時財政儲備穩定,假如政府有意利用資源改善特殊兒童的治療問題,應該多聽社會上有關這方面的訴求和聲音。

  呂開顏則認為,增加一定的出生補貼是好事,但政府應以創新的思維處理問題,主導引領社服機構,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他認為,政府如要鼓勵生育以提升未來的人力素質,在支持母乳哺育、幼兒保險、醫療、教育、家傭、婦女,乃至勞動力等政策和具體措施也需要調整和進一步強化。

資料來源: 2017年11月16日 濠江日報 A5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