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會員動態

呂開顏:深合區發展 顯粵澳同心

本文整理自 2024.12.06  澳門日報第A05版

呂開顏

細數五年施政歷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無疑是最矚目的亮點成果。從最初的藍圖描繪,到制度框架的精心搭建,再到各項政策的扎實落地,深合區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彰顯粵澳政府的同心協力。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創新實踐,深合區不僅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開闢新天地,創造新機遇,更為新時代“一國兩制”事業在澳門的成功實踐譜寫嶄新篇章。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正是新時代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寫照。

一、制度創新:構建“四共”新體制

制度創新是深合區建設的關鍵所在,其核心在於打造一套促進粵澳融合、實現互利共贏的體制機制。二○二一年九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佈,為深合區發展指明方向,特別是確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創新體制。隨着深合區管理機構的正式成立,管委會、執委會的組建運作,“四共”體制逐步從理念轉化為實踐。

三年來,深合區的管理體制不斷優化完善。通過修訂管委會議事規則和執委會工作規則,各方職責權限更加明晰,決策效率和科學性顯著提升。深合區還建立與珠海市、省派出機構的常效溝通機制,並組建高規格諮詢機構,為區域發展提供堅實制度保障。人才引進方面,通過常態化開展執委會員額制人員招聘,積極吸納澳門居民參與深合區建設。截至今年九月,五千一百三十二名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政府委派一百七十多名公務人員共同參與區域建設工作,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合力。

二、政策扶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為促進深合區快速發展,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出台一系列重大配套政策,着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其中具代表性的舉措包括:1,放寬市場准入:推出《關於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的意見》,聚焦六大領域提出二十個方面系列改革舉措,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更為寬鬆的環境。2,稅收優惠:出台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業和人才落戶深合區。3,產業扶持:訂立鼓勵類產業目錄,制定出台澳門醫療、藥學、旅遊、建築設計等領域專業人士跨境執業“小切口”立法,為澳門專業人士在深合區發展提供了便利。4,金融創新:推出深合區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推動金融創新,為深合區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深合區還積極探索跨境金融合作,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三、產業多元:培育“四新”產業

深合區建設的關鍵目標之一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此,特區政府重點培育四大主導產業:科技研發與高端製造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業。在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領域,系統構建“科創橫琴”框架體系,吸引超過五十家集成電路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以集成電路設計為主要特色的產業集群。在中醫藥產業方面,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確立“醫康研製服”五位一體的產業佈局,並成功爭取國家外匯管理局人民幣跨境融資專項政策,解決跨境融資難題。同時,啟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標誌管理辦法,提升澳門中醫藥品牌的影響力。在文旅會展商貿方面,“澳琴會展”品牌的打造和“一簽多行”多次往返政策的落實,推動“澳門——橫琴”旅遊路線開發,推出“澳琴同遊”旅遊激勵計劃,促進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的融合發展。在現代金融業方面,特區政府推動實施數字人民幣試點、“跨境理財通”等創新業務,並於今年五月推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業務,促進跨境資金流動。實施深合區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 賬戶)業務管理辦法,促進資金跨境便利流動。落實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跨境理財通”、澳門“聚易用”等金融政策。

四、 民生融合:打造宜居宜業新家園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民生融合,積極推動各項民生政策落地,努力營造趨同於澳門的生活環境。截至今年九月,在深合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一萬六千五百三十九人,在深合區就讀的澳門學生五百一十七人。跨境執業範圍已擴大至八類,包括醫師、藥劑師、旅遊、建築、設計、規劃、律師等,為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內地首家澳人子弟學校已於於今年秋季開學,就讀學生可享受等同在澳門就讀學生的學費津貼、書簿津貼以及升學保送等福利待遇。深合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及公辦幼兒園對澳門學生實施優先錄取政策,並同步享受澳門教育津貼。

特區政府將澳門的醫療補貼計劃延伸到深合區,澳門居民和已加入計劃的澳門醫療人員可在深合區內由澳門居民開設的診所中使用或接收醫療券。“澳門新街坊”衛生站參照澳門衛生中心模式管理和運營,允許澳門醫護人員在衛生站執業及使用在澳門已上市的部分藥品。“粵澳社保一窗通”綜合櫃台已於於二○二二年投入使用,澳門居民可在深合區直接辦理澳門社保業務。澳琴多個部門在深合區設置澳門多功能自助服務機,推動廿四小時社保自助服務落戶橫琴。

隨着“澳門新街坊”項目的建成,目前可提供約四千個住宅單位,預計可為一點二萬至一點五萬名澳門居民提供優質居住空間。依申請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政策也已正式落地,打造澳門人的新家園。

五、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深度融合

在通關便利化方面,橫琴新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大幅提升通關效率。二○二四年三月更實現重大突破,深合區率先在內地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分線管理政策。同時,通過開通澳門大學至橫琴口岸的通道橋,並全面放開澳門非營運小客車(九座及九座以下)入出深合區的配額,為澳門居民往來兩地提供更大便利。

展望未來: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

三年砥礪奮進,深合區發展碩果纍纍。澳門企業在區內蓬勃發展,澳資產業創造的經濟價值穩步攀升,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四新”產業佔比顯著提高。一流的營商環境加速構建,讓澳門居民和企業在深合區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更優質的生活體驗。未來,深合區將深度融合澳門獨特優勢:一方面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國際貿易自由港的開放優勢,另一方面結合橫琴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這不僅將成為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的重要引擎,更將為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持久動力,樹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標杆典範。

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呂開顏

發策訪湘共謀發展新格局

本文整理自 2024.11.11 澳門日報A04

為深入學習湖南省發展先進的經驗,了解中非經貿合作的最新情況,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在參訪團團長、發策中心理事長高岸聲帶領下,組織中心成員赴湖南長沙及郴州考察及學術交流。

參訪團在湖南先後拜訪了湖南省統戰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南省分會、瀛啟啟邦顯輝(長沙)聯營律師事務等多個機構單位,並參觀了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就共促湘澳發展建言獻策及推進中非與中葡平台緊密合作交流意見。

在郴州期間,參訪團分別到訪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展廳、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炬神電子有限公司及三一智能製造產業園,了解郴州的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情況,加深團員對新質生產力及創新發展理念的認知。

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年來,在經濟、民生、政治等領域取得高速發展,在參訪團總結大會交流過程中,團員一致認為澳門應當發揮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獨特優勢,以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透過自身的定位優勢,深化區域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激發澳門發展新動能,豐富澳門“一國兩制”的新實踐,助力國家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

發策中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南省分會的交流過程中,提及湖南中非經貿合作平台有效打造湖南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對於深化湘澳合作方面,透過湖南中非平台與澳門中葡平台有機結合,深化多邊合作交流,擴大經貿往來,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在參觀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中,發策成員指出,中非中葡貿易存在的巨大活力,應結合湖南“三高四新”及中非合作戰略與澳門獨特優勢,共促中葡中非平台深度建設。

對接國家戰略

在參觀被譽為大灣區後花園的郴州,通過參訪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及當地企業,了解到其透過錨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端與高新科技的功能定位,積極主動融入大灣區的經濟圈,加大旅遊經濟的創新驅動動力,並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走廊城市緊密合作,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共謀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參訪團團長、發策中心理事長高岸聲總結稱,通過湖南考察學習的經驗,深刻意識到站在澳門回歸廿五周年的關鍵節點上,發策中心必須發揮有效性更高、針對性更強的建言獻策能力,主動深入了解澳門社情,為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深入開展調研工作,為澳門未來發展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是次活動還有參訪團顧問、澳門中聯辦研究室一級調研員姚瑤,副團長、發策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志峰,副團長、發策中心會員黃景禧等成員參與。

岑參選政綱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本文整理自 2024.09.30  澳門日報A13版

良政善治 積極有為

第六任行政長官候選人岑浩輝前日公佈《參選政綱》時提出,將從十一個方面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轉變施政理念,優化施政方式,打造勤政、廉潔、高效、公正的法治政府,實現政府良政善治,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我們認為,《政綱》理念與時俱進、內容求真務實,將“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放在施政構想的首位,充分凸顯了第六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凸顯了有為政府是有效市場高效運作的先決條件。正如岑浩輝在政綱答問大會上表示,澳門要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必須要強化政府主導引領作用,促進高效率政府與良好的營商環境相互配合,其中提升特區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和水平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科學決策水平,推進法律體系現代化。

第一、深化行政改革,提升施政效能。《政綱》重點提出以良政善治為目標,改進政府作風,通過完善公共政策制訂全過程,優化政府服務效能,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以居民為中心的法治政府和現代服務型政府。

《政綱》提出深化行政改革的亮點包括: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完善各層級公務人員管理制度、加強立法統籌和規劃、加強廉政建設等。改革的核心在於構建公正、透明、高效的公共行政管理體系,構建高效的跨部門協作機制。此外,必須與時俱進持續審視部門職權和責任,不斷完善績效評審與落實官員問責,強化公務人員在編制、績效、晉升、問責等的制度。

同時,加強公務人員認識和了解國家政策,在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提升特區政府的施政質量,以更好地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第二、提升科學決策水平,促進良政善治。《政綱》重點提出提升政府科學決策水平,加強行政與立法良性互動,維護司法獨立,健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等。通過更加重視和收集諮詢機構、專家學者和愛國愛澳社團意見的同時,理順行政與立法重在配合且制約的關係,進一步完善政策制訂和實施的全過程,提升政策和立法的透明度和科學性。

《政綱》提出提升科學決策水平的亮點包括:強調民意溝通的多樣性,廣泛聽取各界別、各行業和各階層居民的意見建議,促進諮詢組織規範化運作,建立有效互動機制、回應反饋機制;加強政府與立法會的溝通協作,理順兩者“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且重在配合”的關係等。面對社會利益訴求日趨多元複雜化,通過建立健全愛國愛澳主要社團負責人與特區政府的恆常化溝通交流工作機制,讓社團充分發揮政策諮詢作用,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凝聚民心,確保政策在醞釀、決策、制訂及實施機制的科學性與透明度,大大提升政策的前瞻和可操作性。此外,理順行政與立法關係,完善立法統籌工作,做好前期溝通和諮詢,有利於促使各項社會、民生、經濟等議題更加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和居民關切。

第三、堅持以民為本,推進澳門法律體系現代化。《政綱》重點提出持續推進澳門法律體系現代化,深化法律改革,加快推進澳門原有法律適應化,旨在逐步構建符合“一國兩制”發展需要、具有澳門特色的法律體系。《政綱》提出推進澳門法律體系現代化的亮點包括:制訂修改涉及維護國家安全、社團建設、民生福祉、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領域的法律法規;研究檢討修訂“五大法典”等。維護國家安全是澳門特區的憲制責任,必須不斷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水平,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

同時,積極推進本地相關法律的立法和更新工作,持續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則銜接與政策協調,在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推動“一國兩制”下澳門法律體系的現代化發展,健全琴澳法律制度高度銜接,發揮橫琴深合區“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的區位優勢,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此外,推進法律體系現代化建設過程涉及政策把握、立法推進等繁複程序,必須培育更多高水平的複合型法律人才,以滿足推進法律體系現代化需求。

總體而言,《政綱》提出“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的施政構想,必將有利於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科學決策水平,推進澳門法律體系現代化。我們相信,未來在新一任行政長官的帶領下,立足新起點新征程,以提升治理水平,推進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同向發力,定能譜寫出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

蕭志偉:南沙發展跑出中國速度

本文整理自 2024.09.27 澳門日報A03

 

 

立足灣區  協同港澳  面向世界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專題調研組今日展開廣州南沙調研行程,分別前往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及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了解南沙產業發展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碩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等參與陪同調研。

劉煒表示,《南沙方案》要求把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進一步彰顯南沙在新階段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南沙發展將面向世界,推進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聯動”,加快集聚科創、知識、人才等要素資源,支撐南沙塑造發展新優勢。

助灣區科企融資

調研組組員蕭志偉表示,通過在南沙的調研,有三點思考。一是感受到南沙發展跑出了“中國速度”,以芯粵能半導體為例,該公司成立於二○二一年,短短數年,就完成由運營投產到升級拓產的過程,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注於車規級碳化硅芯片製造的企業,產品更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智能電網、光伏發電等眾多領域,抓住了時代和行業的風口。

二是澳門作為一個資金自由港,可在資本市場,給予大灣區高科技企業更多幫助。以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為例,近三年園區企業年產值約十億元,且增長潛力巨大。但同時,不少園內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都有融資需求,若澳門與橫琴深合區產生合力,利用制度優勢,在金融領域提供助力,勢必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亦將極大促進澳門四大重點產業中的現代金融業發展。

高科技結合市場

三是深刻感受到高端技術必須與市場結合。目前,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園區已引進醫療企業三百餘家,涵蓋生物醫藥、基因編輯、疫苗、免疫治療、高端醫療器械、幹細胞、醫療產業基金等各個細分領域。充分體現醫學研究只有轉化成為商品,醫藥企業、科研人員才會有動力,進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其研發更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此外,巨灣技研在超快充電動力電池領域取得突破,其XFC電池量產,大幅提升充電速率至七分鐘內充入八成電量,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此技術的企業。並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難題,推動電動汽車極速充電生態建設。若能盡快打通市場,將其技術在大灣區乃至全國、全世界廣泛推廣,將是重大利好。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堅定支持岑浩輝參選第六任特首

本文整理自 2024.08.31 澳門日報A10版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堅定支持岑浩輝參選第六任特首。曾在內地就學就業、曾在葡萄牙進修,之後長期在澳門公職服務接近廿五年的豐富履歷和公共管理經驗,是對澳門非常了解的“老澳門人”,更是堅定的愛國愛澳者。其更具備出色的法律專業能力和深厚的法律專業知識,對維護澳門“一國兩制”的法治環境至關重要,亦因其公正無私,受到澳門居民的廣泛尊重和信任。

此番提出“奮發同行 · 持正革新”施政理念,精準闡明澳門現時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表明其致力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及推動澳門改革創新的決心與信心。相信以其家國情懷和大局視野,若順利當選,必將憑藉深厚的法律背景、對澳門社會發展的深刻理解,以及一以貫之的負責嚴謹工作態度,確保“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制度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加強澳門法治建設,提高澳門政府治理效能,思考好、解決好澳門居民所關心關注的各項事務,帶領澳門居民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博士智庫與蕭志偉會長交流時政

本文整理自 2024.08.22澳門日報A05版

 

博士智庫於八月十五日晚假置地軒舉行“博智茶敘”交流分享會,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與一眾青年博士品茗,交流時政,暢談未來發展趨勢。

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該智庫榮譽主席黃家倫,主席鄧偉強、理事長劉百球、秘書長伍芷蕾、編輯部主任高明及多名研究員等出席,藉此引發青年博士對國家發展大局和澳門發展的思考,達至以智報國、以智獻澳。

蕭志偉稱,青年博士要深入認識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年以來實踐“一國兩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應解放思想,解決澳門深層發展所需,為“一國兩制”政策的持續推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寄語青年博士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國家未來發展的宏觀視角,為澳門未來發展機遇深入思考。建議青年走入橫琴,成為灣區制度創新和建設的參與者和建設者,為深化澳門乃至灣區的協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