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會員動態

陳志峰:聽民意推普惠性援助 增市民抗疫信心

本文整理自 2022.07.19 澳門日報 A05版

本輪疫情爆發以來,特區政府堅持“動態清零”總目標,堅持科學、精準防控的原則,遏止疫情的擴散蔓延。特區政府與全澳市民團結一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克疫情,為實現“動態清零”的共同目標邁進。經過一連串有效防疫措施的落實執行,本澳社區病例呈下降趨勢,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陳志峰先生-相片

目前是“動態清零”的關鍵時刻,特區政府宣佈延長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的工商業活動,陳志峰對此表示認同及支持,面對奧密克戎BA.5變異株傳染性高、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本澳必須續採取有效措施。“相對靜止”狀態的延長,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和支持,嚴格遵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為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及社會經濟復甦提供必要條件。

陳志峰指出,樂見特區政府再撥款一百億元援助,作為應對疫情的各項開支,並進一步惠及老人、家庭主婦及兒童等,加大力度支持對受本次疫情影響的在澳人士。再者,特區政府對“百億經援”措施進行優化,放寛僱員援助款項發放標準,充分聽取民意,為對受影響的人士提供更普惠性及精準性的扶持,相信在特區政府持續採取動態研判的帶領下,全澳市民上下一心,必定能夠早日實現“動態清零”,恢復社會正常秩序。

WechatIMG163

發策中心:抗疫晉關鍵期 冀社會齊心遏疫

本文整理自 2022.07.17 澳門日報

   日前,特區政府通過動態科學研判,由行政長官再頒佈批示,繼續自7月18日凌晨零時至23日凌晨零時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的工商業活動,延長全城相對靜止的有關措施,並繼續配合高頻的全民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以進一步壓制疫情的擴散,最大限度遏制疫情反彈的趨勢。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認同並支持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建議特區政府持續做好疫情的動態研判,適時審視並優化防疫措施,在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力求減少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

  蕭志偉表示,在中央的支持協助下,內地醫護人員已來澳支援抗疫工作,與澳門攜手一同抗擊疫情,抗疫已進入攻堅階段,越到最後越為關鍵,“忍耐”與“堅持”或許令居民感到有些“辛苦”,但為了避免防疫工作的前功盡棄,期望通過全社會的齊心合力、社會各持份者的努力不懈,為守護澳門小城付出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盡快實現澳門疫情的“動態清零”。

9834411_1d4bcb69-7cbc-4b0f-82bb-f0a2bafaaa91

  蕭志偉認為,持續做好防疫工作是構建澳門“安全城市”的重要前提,亦需同時兼顧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本輪疫情已持續較長時間,對整體社會和經濟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樂見政府宣佈的百億經濟援助措施,將會擴大受惠人士的範圍。因此,希望政府特事特辦,加快協調經援措施的落實和執行,為社會注入信心和動力。同時,因應未來疫情的不確定性,應做好各種形勢研判並做好應急預案,並且針對疫後的經濟復甦,亦需要做好短中長期的社會經濟復甦措施,為疫情後社會經濟的逐步恢復創造條件;未來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和優化防疫措施,爭取和吸引更多內地安全城市的旅客來澳,增強旅客來澳的旅遊體驗,重現生機勃勃的小城,真正打造健康安全宜遊的城市。

陳志峰:紫荊綻放——港澳青年迎來發展新機遇新舞台

本文整理自 2022.07.05 澳門日報 A07版

    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視察,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習主席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香港青年的發展關係到香港未來的發展,也是國家進步與建設的新力軍、新力量。

堅守“一國兩制”   譜寫特區新篇章

  回歸二十五年來,在“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下,香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顆東方之珠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不斷穩固和提升,使香港經濟蓬勃發展。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和政策措施相繼出台,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新機遇,為廣大香港青年提供更廣闊的新舞台。近年來,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創科產業。《二○二一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位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香港現時亦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廣受國際肯定,而創科發展一直牽動着習主席的心。在習主席抵港首日,其中一站便到香港科學園考察,聽取香港創新科技最新發展情況。香港創科產業迅速發展,離不開祖國的大力支持。早在二○一七年,習主席已高度重視香港創科發展並作出重要指示:“香港擁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擁有眾多愛國愛港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這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及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亦強調香港要“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而“十四五”規劃綱要更進一步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國家陸續出台支持香港創科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許內地科研資金過境香港使用、香港科研儀器設備入境內地免關稅、向港澳年輕學者開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等,特別是讓香港青年更有利投身創科領域、更廣泛參與到國家科技建設,深化了香港與內地在創科領域的合作,為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強而有力支持。

陳志峰先生-相片

把握發展新機遇    協同灣區謀發展

 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創科產業提速發展,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十六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六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朝氣蓬勃發展,努力朝向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進發。

二○二一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促進港澳和內地創新鏈對接聯通”。上月發佈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提出,“強化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前海方案”及“南沙方案”均提出加強與港澳創科合作、對接以及聯通,為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前景帶來前所未有的紅利。

再者,教育部近日再傳來利好消息,依法批准在廣州市南沙區正式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這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第三所內地與香港合作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設立,將大大提升香港與南沙在創新科技、人才培養、項目研發等領域合作,有利於貫徹落實“南沙方案”,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資源與智力支撐。

WeChat 圖片_20220705155909

推動改革求創新    激發青年新動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前海方案”和“南沙方案”等政策措施,為香港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和機遇。

作為港澳的青年,理應把握空前的發展契機,投身國家建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為了進一步激發青年的創新動力,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通過持續加大對創科產業的資源投入,投放一千五百億元發展基建、推動科研、培育人才,加強推動STEM教育,培養學生對科學及創新科技的興趣,培養專業人才。

此外,政府亦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預留土地發展,作為香港融入內地的重要平台,實現香港與內地在金融、創科等方面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為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提供新家園。再者,特區政府將通過政府架構重組,設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專注推動青年發展。相信在軟硬措施的相互推動下,必定能為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四個必須” 與“四點希望”是解決港澳下一階段發展的共同目標

為提升港澳居民更好的生活期待,確保“一國兩制”實踐繼續沿着正確方向行得穩、不變形、不走樣,必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及齊心協力耕耘更美好的明天深切期盼,詭譎多變的情勢下,民主制度上不能背離“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這一原則,習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是堅持愛國者治港的必要要求,是維護香港穩定的重要基石,同樣也適用於澳門。

在“一國兩制”上,“砥礪家國情懷,勇擔青年使命”必須使青年及港澳居民有獲得感、幸福感與使命感。“四點希望”是解決香港下一階段香港穩定發展的解藥也是對善治的高度期盼,從“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再到“共同維護和諧穩定”既強調落實行政主導體系的重要性,凝聚共識,把各方面力量匯聚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個要務的殷殷期盼,也是把握“一國兩制”行穩治遠的重要方針。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不但為香港發展指明方向,亦為同樣作為特區的澳門發展注入強大的信心。未來,澳門將繼續依靠祖國的堅強後盾,貫徹落實習主席的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毫不鬆懈防控疫情。積極發揮澳門“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加強與橫琴深度合作,善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努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身處灣區下的澳門青年,把握大灣區發展及“橫琴方案”帶來的新機遇,努力投身國家的建設。

隨着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邁向新的台階,港澳攜手一道,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必能進一步彰顯“一國兩制”強大的生命力,為港澳青年搭建更廣闊的舞台。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秘書長  陳志峰

文章

蕭志偉︰全力維護國安實現美好生活

本文整理自 2022.04.19 澳門日報第A05版:澳聞

全力維護國安實現美好生活

四月十五日,迎來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澳門特區政府與中聯辦聯合舉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對於加強國家安全知識學習、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具有重要意義。

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當前形勢下,透過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活動,有利於幫助澳門居民準確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精粹要義,科學認識安全角勢和任務的變化,提高對各種新型安全風險的防範化解能力,全力維護國家安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維護國家安全是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堅固基石

習近平主席強調,“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家安全底線越牢,“一國兩制”空間越大。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持續完善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制、體制和機制,制訂並頒佈實施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設立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修訂完善相關配套法律,為維護國家安全營造良好的制度、法治、社會環境。去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批覆決定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和國家安全技術顧問後,特區政府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修改相關法規,為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和國家安全技術顧問依法履行職責提供本地法律保障。正是透過多年來持續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國家安全和澳門繁榮穩定才能得到有力維護,澳門居民的權利和自由在安全、穩定、法治的環境下才能得到更好保障,為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打下堅固基石。

20211117001

維護國家安全是推動澳門整體社會發展的立足之本

國家安全是發展的首要前提,只有築牢國家安全屏障,才能為貫徹“一國兩制”固本強基,為澳門繁榮穩定夯實基礎。近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外部勢力的干預滲透持續、疫情對社會經濟構成不確定性等諸多挑戰,特區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持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澳”根本原則,圓滿完成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愛國愛澳社會政治基礎不斷鞏固,也為推動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堅持底線思維,持續依法堅決打擊“反中亂澳”活動,防範外部勢力干預滲透,全力預防和遏止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維護“國安家好”安全、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策略,與國家保持一致,慎終如始、毫不放鬆做好常態化防疫工作,切實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是保障澳門居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習近平主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國家安全關係到澳門的繁榮穩定,關係到居民的幸福生活,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觀者。正如回歸以來的諸多事實,已讓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深刻認識到“國安才能家安”。尤其是當前澳門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對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上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嚴格,對提高澳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迫切。所謂“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用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集全民之智,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各具特色全民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最好的行動。澳門社會各界應積極推進國安全民教育,讓國家安全內涵滲透到各範疇施政領域與居民生活當中,切實提高廣大居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真正做到“維護國安、人人有責”。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 蕭志偉

蕭生文章圖片9

發策中心參觀國安展

本文整理自 2022.04.17 澳門日報 B5版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合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現正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舉行。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組織成員前往參觀。

國安展圖片3

有參與者表示,今年是中共二十大的召開之年,在這個特殊時刻,參觀國安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是次參觀,進一步明白到國家安全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要豐富,內外因素影響比歷史上任何階段都要複雜。澳門社會各界更需以總覽全球的戰略角度和廣闊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問題,以更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共同做好國家安全有關工作,進一步加強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的體系及能力建設,傳承並發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為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

出席參觀的有會長蕭志偉、創會會長梁維特、副會長劉藝良、關恩賜,以及一眾理監事和會員。

意見指本澳疫下經濟轉型關鍵把握中葡平台作用

本文整理自2022-04-11 澳廣視新聞

  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在本澳順利舉行。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呂開顏表示,會議顯示國家支持澳門作為對外窗口打造優良服務平台,而澳門在疫下要追求經濟轉型,把握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作用非常關鍵。

呂SIR圖片7

他認為,澳門可利用橫琴深合區發展中葡合作平台,但目前仍然未能完全實現兩地人員流動暢通無阻,而更重要的是打破資金限制,需要澳門與內地磋商,能否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摸索適合本澳發展的道路,若仍局限透過立法解決所有問題,可能會錯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