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會員動態

蕭志偉:澳琴優勢互補拓商機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蕭志偉回應關於橫琴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發揮的作用時稱,習近平主席提出“澳門+橫琴”正在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台。所以,橫琴不但可以有效支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還能起到更大作用,助力澳門更好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為國家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蕭志偉表示,澳門有很多資源尚未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故期望借助橫琴與澳門的政策疊加優勢,例如澳門有豐富的國際航線資源優勢,但澳門機場承載力有限,通過橫琴建設前置貨站可提升澳門機場的貨運處理能力,立足澳門和橫琴,做大做強國際航空貨運產業。另外,澳門在會展業也有明顯優勢,相信利用澳琴“一會展兩地”的方式,可以更好聯動兩地的資源優勢,推動會展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橫琴作為“兩制之利”的集中地、“特中之特的試驗田”,可以在規則機制上大膽創新,加快形成更務實管用、更高標準、更國際化的制度型開放合作區,打造世界級大灣區,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視窗。

施家倫籲完善旅業促國際交流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回應記者關於澳門如何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提問時表示,去年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對澳門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這是對澳門長遠發展的殷切期盼,也是澳門發揮所長所能,服務國家所需所盼,回報習主席和祖國對澳門關懷備至的巨大機遇。

海外推廣引國際客

施家倫建議持續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地位,以旅遊產業為抓手促進國內外交流合作。應當不斷完善“旅遊+”新業態,善用DeepSeek等人工智慧新技術,促進旅遊跨界融合發展。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更好發揮“澳門歷史城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影響力,打造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旅遊城市形象。還要激發澳琴旅遊聯動發展優勢,推動澳門知名賽事品牌活動和優質商品服務延伸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強海外旅遊推廣,提升國際遊客比例。持續引入大型賽事、高端展會活動,提升國際影響力。

同時,豐富拓展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加大雙向開放力度。應當加強與葡語系國家在貿易、科技、金融、文化、藍色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促成幾個大的、標誌性項目落戶澳琴。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互免簽證、互相提供入境便利待遇、締結友好城市關係,進一步擴大國際“朋友圈”。

同時應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重要視窗,不斷提升“一基地”影響力。構建澳門參與國家多管道、立體地對外傳播新格局的機制,面向葡語國家和歐盟、東南亞國家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此外,要用好“澳門+橫琴”優勢,更好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何敬麟:十五運賽場已定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七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在澳門代表團開放會議中回應傳媒提問。何敬麟回應關於澳門籌辦十五運會的情況時表示,今次是澳門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和殘特奧會,現正積極準備,澳門賽區的比賽場館已全部確定,以及運動員和團隊往返的安排等,有信心澳門準備好舉辦一個非常節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

何敬麟表示,澳門賽區將承辦十五運會的五個比賽項目,包括乒乓球、三人籃球、五人籃球(男子十八歲以下組)、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空手道,以及殘特奧會的兩個羽毛球比賽項目(肢障/聾人組及智障組)。於二二年,澳門已經組織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組織委員會開始準備相關工作,二三年初亦開始招募機構和合作伙伴,現正積極招募志願者和培訓等。

去年,已經舉辦十五運會唯一跨越粵港澳自行車男子個人賽的測試賽,亦於本月開始連續三個月舉辦不同比賽的測試賽,所有都在積極籌備,包括所有場館選址都已經選好,運動員和團隊往返的安排等,有信心澳門準備好舉辦一個非常節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

陳明金:澳新藥冀優先審評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6

澳委員建言助中醫藥產品走向世界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七日上午九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澳區委員出席。下午則舉行界別協商會議,圍繞各自關注的熱點問題討論。

澳新藥冀優先審評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陳明金表示,橫琴中醫藥產業園區已吸引多家知名中醫藥企業入駐,但目前政策多為框架性,尚未落地,且通關、研發、上市等環節存在堵點,產業發展受限。建議:一是支持“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產品出海銷售;二是加快對合作區內澳門研製符合規定的新藥實施優先審評審批;三是建立中醫藥國際標準聯盟和品牌推廣中心,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利用澳門與葡語國家和歐盟國家的聯繫優勢,構建海外推廣管道,推動更多“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標誌的中醫藥產品走向世界。

莫志偉促青年融入橫琴發展

本文整理自 2025.03.06 澳門日報A06

兩地規則銜接推澳琴一體化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莫志偉關注橫琴深合區的發展,特別是兩地規則銜接推動澳琴一體化、強化政策宣介促進青年融入橫琴發展。

莫志偉表示,廣大澳門青年在融入橫琴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崗位匹配度不高、政策宣傳解讀不足等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產業需求與人才供給存在結構性錯配;二是琴澳兩地政策措施宣導效能有待提升。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深化多方協同合作,構建多元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琴澳“政產學研用”一體化青年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機制,強化校企合作;創新職業發展支持機制,研究將澳門“持續進修發展計劃”適用範圍延至合作區,結合“四新產業”發展優化培訓課程。二是聚焦青年關心關注,精準開展政策宣介解讀。採取“線上智慧平台+線下聯動機制”模式,打造澳琴一體化政策智慧服務平台,同時建立“政社校企”聯動機制,由兩地政府牽頭,聯合社會團體、教育機構,以及企業,常態化開展宣講琴澳政策措施的培訓活動。

劉藝良:倡建琴澳新通道

本文整理自 2025.03.03 澳門日報A03

深合區金融島聯通澳門半島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認為,在深入學習領會習主席的講話精神基礎上,橫琴深合區切實落實第二階段發展,要進一步圍繞“實事求是、改革創新”做文章。

國家層面研究立法

當前,深合區的核心法律依據是二○二三年二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深合區的運作實踐表明,地方性法規的效力層級和制度供給能力,難以匹配合作區的戰略定位,尤其是深合區的體制機制創新涉及中央事權,亟需更高層級的法律支撐。希望中央深入研究,由國家層面啟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的立法程序。

劉藝良建議進一步優化“分線管理”,推動琴澳深入融合進程,全面評估深合區分線管理實施以來的具體成效,切實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加速琴澳一體發展。琴澳在社會民生、經貿規則、執法互助等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加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大更優惠的稅收、貿易管制等一攬子政策供給,推動“琴澳一體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他認為,澳門半島作為澳門人口最密集、中小微企業最集中的區域,前往橫琴需要經路氹城,或者繞行珠海拱北,地理的分割和聯通不便。建議盡快啟動建設深合區金融島聯通澳門半島的新通道,並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創新查驗模式。

澳車北上可用琴岸

優化口岸通關與“澳車北上”方面,劉藝良建議整合“澳車北上”和“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政策,支持“澳車北上”可使用橫琴口岸出入境及出入橫琴的“澳門單牌車”行駛範圍擴大至廣東省,對符合條件的“澳門單牌車”經橫琴北上實施免擔保政策。推動橫琴口岸更加便捷的通關模式,推動實現不刷證件、不按指紋、無感通關,提升通關效率和通關體驗感。擴大隨車人員驗放範圍,放寬跨境學童的年齡範圍,並對經橫琴口岸出入境的產業高端人才和其他重點人員等符合條件的人員實施隨車驗放,因應澳門居民需求,適時開通學童跨境直通巴士。

爭取琴免徵流轉稅

此外,他關注橫琴商貿產業創新發展。建議正視企業面臨的發展困難,切實完善支持政策,支持企業和項目健康發展。爭取橫琴免徵流轉稅,目前從澳門經“一線”進入合作區的貨物及物品,可享受免保稅政策,但對免稅貨物進入合作區後,再由企業零售給個人時,仍然需要徵收流轉稅,不利於澳門優勢商貿商業到橫琴發展。爭取率先在橫琴依法開展“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業務試點,允許跨境免稅商品線下展示,並現場直接下單購買,允許買家現場提貨,而不需要保稅倉發貨到購買者家中,通過跨境電商場景,推動橫琴打造“類免稅島”購物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