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齊為澳門動腦筋

澳宜把握灣區變化促發展

本文已刊登於 2018.07.02 澳門日報 第A03版:澳聞

深學者倡“雙轉型”推動多元經濟

澳宜把握灣區變化促發展

        發策大灣區座談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以“把握灣區變化之機遇”為題發言。

        他指出,澳門要打灣區品牌,擴發展空間,建議設立大灣區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大灣區垃圾處理新能源公司、大灣區綠色金融投資基金、大灣區跨境金融資產交易平台等,未來,可多與內地各省市就綠色金融上合作,由澳門起步探索綠色金融的創新發展。

        郭萬達表示,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前瞻看,大灣區將更加重視開放及港澳作用,實體經濟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亦相繼被重視。

20180710001

六大變化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國際一流灣區的基礎條件,包括經濟高度發達、創新資源集聚、生活環境優質、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區域發展格局功能明確。同時,有六大變化的機遇,包括城市之變,即獨立城市向城市群、都市圈轉變,空間投資機會相應加強,還有經濟之變、創新之變、設施之變、空間之變、要素之變。

        他特別針對澳門提到澳門之變,指出要強化澳門的國家地位和功能,應做好“一中心、一平台”,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包括自由港、葡語國家資源。

20180710002

        同時,要積極推動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例如拓展外部發展空間、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吸引和利用專業人才和高端人才,並與澳門優勢資源“嫁接”,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也要為澳門青年創造更多創新創業機會,解決灣區內的國民待遇問題。

        澳門也要朝着“雙轉型”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包括推動澳門旅遊休閒產業高端發展,構建旅遊大數據平台,推動實現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打造會展品牌。發展特色金融也是要素之一,例如發展互聯網金融、資產管理、融資租賃等。

        此外,與灣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中醫藥產業的質量控制基地和交易平台。也要建立中葡文化交流平台和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興產業,利用獨立關稅區優勢,成立跨境電商企業。

梁司:找準灣區重點合作機遇

本文已刊登於 2018.07.02 澳門日報 第A03版:澳聞

做好準備練好內功  搭上國家快車

梁司:找準灣區重點合作機遇

        澳門發策大灣區座談會上,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以“澳門視角”為題,分析粵港澳大灣區下澳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梁司長認為,大灣區城市各有特點和優勢,澳門需要根據各城市的特點,結合雙方優勢,找準澳門與各城市的合作重點。無論政府、企業、個人,都需做好充分準備,練好內功,裝備自身,提升競爭力。

20180706001

正確處理五關係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建立高層次協調機制與發揮各方積極性、保留各自制訂切合實際的規劃和政策措施的靈活性之間的關係;

        二是深入融合、實現共商共建共享與保持各自固有的優勢和特色、兼顧各方不同利益之間的關係;

        三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與精準發力、發揮各方獨特作用之間的關係;

        四是鼓勵創新驅動、開發新產業新業態與保持傳統產業的優勢和特色、推動傳統產業創新及提升之間的關係;

        五是重視大型企業和機構的引領和導向作用與兼顧中小企業、專業人士和青年人參與、為廣大居民參與大灣區建設提供機會創造平台之間的關係。

發揮所長增競爭

        澳門將根據灣區所需、澳門所長,在大灣區重點發揮好幾方面作用:

        一,發揮澳門精準聯繫功能,為大灣區構建對外交流的平台。發揮澳門歸僑僑眷資源優勢,特別利用澳門精準聯繫內地與葡語系、歐盟及東盟國家的優勢,助力大灣區“走出去,引進來”。

        二,發揮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優勢,與大灣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目的地。發揮旅遊管理、教育和培訓資源及優勢,加強建設旅遊教育培訓基地,與大灣區城市加強旅遊職業教育合作,提升本區區域旅遊服務水平。

        三,加強中醫藥產業合作,與大灣區共同開拓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市場。澳門將發揮與葡語國家及歐盟特殊關係的優勢,加強與大灣區中醫藥科研、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健康服務等方面合作。

        四,發揮澳門中西文化交往歷史悠久的優勢,與大灣區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葡語國家文化交流和合作。

20180706002

完善法律提效率

        無論政府、企業、個人,需要做好充分準備,以迎接挑戰。政府要加快管理制度創新,完善法律法規,提升行政效率,推動智慧政府建設。公務員更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和思維;業界要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銳意開拓的思維,包括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開發新產品;社會各界都應把握時機,積極進取,不斷自我增值。特別是青年人,作為社會未來的棟樑和希望,更應具有創新的精神,要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此外,澳門要在過去與大灣區城市合作的基礎上,增強彼此了解,特別加強法律、管理制度和政策差異的了解,加強對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的了解。同時,要認真貫徹“開放”和“創新”的理念,努力發揮澳門的優勢,與灣區城市合作打造高端的開放和創新平台。

        澳門應緊緊把握機遇,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提升廣大居民福祉,特別是為專業人士、青年和中小企業提供發展空間和機遇,努力讓澳門廣大居民都可分享到大灣區發展的成果。

深層思考發展路

        另外,梁司長在會上亦憶述早前考察葡萄牙和巴西期間,指出當地政府和商界對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相當感興趣。由此可見,澳門的存在已不止本身的經濟價值,社會各界要深層次思考澳門往後的發展路向。他亦提到,面對內地各城市的人才爭奪戰,本澳要膽子夠大,思維開放,不能只蹉跎於小細節位,政府、業界以及培訓機構應多思考發展;否則慢半拍,本澳的競爭力就會落後。

20180706003

發策灣區座談研澳融入國家

本文已刊登於 2018.07.02 澳門日報 第A03版:澳聞

三點思考澳自身優勢配合發展

發策灣區座談研澳融入國家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日舉辦“齊為澳門動腦筋,行動起來:把握灣區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座談會。發策會長蕭志偉認為,澳門在參與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過程中,有幾點值得思考關注:一是思考如何加快優化澳門治理機制,與時俱進融入大灣區發展;二是高度發揮澳門資金自由港優勢;三是要發揮優勢,並鞏固澳門自身支柱產業。

20180702001

        座談會昨日下午二時半假旅遊塔會展中心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社會各界人士約三百人出席。蕭志偉表示,澳門社會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形成一套有成效的治理機制,這種治理機制為澳門的高效率參與大灣區建設,以及未來應對各種挑戰,提供了經過時間歷練的“實戰經驗”。但必須正視的是,隨着社會多元訴求發酵,以及外圍快速發展所客觀形成的競爭,社會對政府施政的要求只會不斷提高。

20180702002

創新行政管理

        因此,在融入大灣區的過程中,政府要創新行政管理模式,漸進調整和革新不合時宜的制度安排,靈活應變制訂相關政策,實現科學施政。如以思維創新和法律創新,讓澳門居民享有的社會福利服務,能夠隨着居民的流動延續到大灣區,更好配合大灣區的發展需求等。

        蕭志偉表示,現時澳門政府財政穩健,稅收結構相對簡單,作為微型開放經濟體,營商環境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吸引力。澳門有條件以中葡商貿服務平台為契機,堅持金融開放與金融創新,利用特色金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加強與灣區城市的金融合作,為大灣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同時,推動澳門發展成為葡語系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內地的理想通道。主要由兩個方面入手,探索在中葡商貿往來中,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的可能性,以及打造相關金融產品,吸引國際金融組織和金融機構以及國家大型基金落戶澳門。

發揮世旅優勢

        蕭志偉提到,澳門要充分發揮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優勢,把旅遊發展的業務管理、培訓能力與大灣區分享,打造澳門成為區域性旅遊職業教育培訓基地。除發揮“一中心”的優勢,自身更要加快“一中心”建設的步伐。

        現時,全球各地都關注中產消費市場,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內地中產的市場龐大,但目前內地中產來澳佔比不多。因此,澳門需要加快完善各種配套服務,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關便利化、服務質素提升、旅遊產品的多元化等,才能拓展遊客市場,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邁進。

        未來,大灣區的發展強調各要素的流通。面對新時代來臨,澳門持續數世紀的對外經貿、文化交流的歷史證明,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實現互利共贏、持續發展。相信澳門在融入大灣區發展過程中,當中的“飛地模式”、“澳大模式”、“澳人澳企”的“澳稅模式”等,是值得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和探討的課題。

20180702003

2017年—“齊為澳門動腦筋─踐行一國兩制 弘陽澳門精神”座談會

昨(18)日下午,本中心在旅遊塔舉行年度重點活動“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為澳門建言獻策。今年的主題是“踐行一國兩制,弘揚澳門精神”。“齊為澳門動腦筋”為本中心的年度重點活動,希望透過一個互動討論平台,讓社會不同界別、領域的人士互動爭鳴,以集思廣益,凝聚社會智慧,推動社會共同關心澳門的未來,並為澳門的健康持續發展,齊建言獻策。

vbox4113__80A7079_155408_small
蕭志偉會長在主題發言中提出本中心的幾點初步思考:

一、 準確理解“一國兩制",是弘揚“澳門精神”的根本。

縱觀歷史,澳門自開埠以來與內地有著血濃於水的關係,彼此同根同源。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年來,憑著“一國兩制"的制度優越性,澳門的成就有目共睹,民生切實得到改善,市民直接分享到發展成果,獲得更廣闊的空間以實現自我價值。

我們認為,澳門的成功離不開中央政府對澳門社會“愛國愛澳”主流思想的肯定和信任,”一國兩制”下的“澳門精神"內涵意義深遠,根植於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既彰顯家國情懷,又具備本澳特質,當中”一國兩制”正是“澳門精神”的核心和基石,而只有準確地認識“一國兩制",才是踐行和弘揚“澳門精神"的前提和根本。

vbox4113__80A6873_144539_small

二、“澳門精神”是澳門參與區域合作、保持開放包容的重要底蘊。

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在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世界大勢中,尋找自身定位和發展機會,是澳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正如本中心在日前發佈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在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過程中,必須發揮港澳獨特優勢,特別是澳門所承擔的定位和作用,以己之長,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共同參與和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伴隨著機遇而來的還有競爭,只有以“澳門精神”作為底蘊,用好這無形、珍貴、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說好“澳門故事”,呈現出獨特的“澳門風采”,讓澳門脫穎而出,憑自身特色走出去、請進來,互利共贏與此同時,我們尤其要警惕狹隘本土保護主義對社會發展的危害。

目前,“反全球化”的思維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興起,以所謂“本土”為偽裝,狹隘地以種族和出身來界定“本地”,既無助解決問題,更窒礙跨地區合作,激起族群仇恨,引發社會動蕩。歷史告訴我們,澳門從來都是開放、多元、包容的,一點一滴的歷史的涓流,匯聚成今日的“澳門精神",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或者曲解的,我們更有責任,共同去守護和傳承。

三、“澳門精神”是解決澳門社會矛盾的必要動力。

經過前一階段的發展,過去積聚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問題開始浮現,需要社會共同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去解決。過去兩年多以來,澳門經濟正逐步走出深度調整期,重新煥發活力,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既離不開中央政府的支持、特區政府的不懈努力,同時亦離不開全體市民的自強不息、積極共建。

我們認為,面對當前和未來的各種潛在挑戰,“澳門精神"是破解矛盾和問題所必須的精神動力,只有全社會同心同德,繼續珍視和發揚“澳門精神”,進一步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正能量,才能妥善化解社會矛盾,推進澳門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國務院參事王京生先生

國務院參事王京生先生

王京生參事在主題發言中提出幾點思考:
“澳門精神”符合澳門特色
“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澳門精神,正正符合澳門具有“一國兩制”、中西文化匯聚、澳門市民務實注重發展的特點。

提煉城市精神需注意三方面:
-要與國家的核心價值觀相脗合,城市精神是國家核心價值觀的城市表達,要充滿正能量;
-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色,不能籠統口號化、標語化,切忌空洞化;要與城市氣質、城市歷史、城市特點相契合;
-要接地氣。要受到市民的廣泛認可,具有最大公約數,讓市民感覺親切,自願地接受它、宣傳它、實現它。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

張志剛總裁為澳門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成為落實 “一國兩制”的典範
“一國兩制”的安排讓澳門成為特別行政區,並能作出最大程度發揮。澳門應善用落實“一國兩制”的好處,令經濟得以蓬勃發展,其後通過施政讓澳門市民感受到“一國兩制”的好處,成為落實 “一國兩制”的典範。

澳門需注意鄰近地區政治問題的趨勢為澳門帶來的影響,例如部分觀念的錯誤演繹等。澳門政府在關注民生事務的同時,對於基本原則一定要擇善固執。港澳兩地社會結構相似,因此澳門可借鑑香港現行出現的問題。香港對於過去回歸二十年來總結出的得失對錯,對於澳門都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016年—-“齊為澳門動腦筋─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座談會

 

舉辦日期: 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九日

舉辦地點:澳門科學館會議廳

  近年,全球及澳門經濟都進入深度調整,澳門未來要實現有品質的、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固本培元,同時著力推動創新。今天,澳門應如何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把握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遇,增強創新理念,實踐創新,推動澳門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彙聚、發揮社會智慧,齊心共同思考和探討。以匯集各界所長,為特區未來提出建言和期盼,踐行創新,共建特區。

  本中心2016年度“齊為澳門動筋” 大型座談會於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會議討論主題是“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為推動社會共同深入思考上述議題,以凝聚社會智慧。

  本中心蕭志偉會長在致辭時指出,第一,創新是世界發展新引擎。創新驅動是發展形勢所需,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才能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第二,踐行創新過程中,善用澳門具有的發展優勢。其一,緊握國家發展機遇,抓住發展黃金期。澳門應抓緊國家全力推動創新的重大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以此保持澳門經濟競爭力,尋求增長新動力。其二,利用澳門獨特優勢,尋求發展新突破。澳門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要扭轉形勢,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將有助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第三,要解決澳門踐行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制約,需要相應的法治配套,需要吸納創新型人才,需要具有經歷挫敗的勇氣。第四,實踐創新,需要由特區政府先行、驅動,發揮主導作用。實踐創新,特區政府應當率先革新思維,有效領導,發揮好行政主導功能,建構適合於推動創新的法制環境,容許創新在試行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激勵創新的社會氛圍,帶領社會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最後,澳門的發展前景是令人期待的,只要全社會同心同德,願意堅定不移為目標而努力,相信定能克服困難,更上層樓。

  是次座談活動有逾二百位本澳社團、機構代表及社會人士應邀出席,氣氛熱烈。首先,我們邀請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郭萬達常務副院長、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徐秀菊校長,分別以“深圳創新驅動對澳門的借鑒”、“創新創意的能量”作專題演講;而“群言堂”部份,共十六位以上的嘉賓就會議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如創新思維、發展“互聯網+”、特色金融、青年創新、智慧城市、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分享其觀點及意見。同時,為響應是次座談會主題,本中心首次採用新媒體“微信大屏幕”作為互動形式之一,讓與會者透過新穎的方式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和發表意見,增強互動氣氛和趣味性。

  座談會已經順利圓滿結束,澳門未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著力推動創新,實踐創新,是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全體澳門居民一同參與,共同思考,齊心努力。我們衷心期盼上述議題繼續作深化討論,以為澳門特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繼續齊動腦筋,建言獻策。

  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或我們的活動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隨時透過留言、傳真(853-2878 0565)、電郵(cpedm@macau.ctm.net)等方式與我們聯繫,謝謝。

 

KEN-051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 蕭志偉會長

KEN-114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郭萬達常務副院長

KEN-146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 徐秀菊校長

KEN-110

L1050690

KEN-061

2015年—-“齊為澳門動腦筋─匯聚民智 共迎挑戰”座談會

2015年—-“齊為澳門動腦筋─匯聚民智 共迎挑戰”座談會

 

舉辦日期: 二零一五年六月十四日

舉辦地點: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五樓蓮花廳

 

當前,澳門迎來區域合作機遇,同時面對經濟度調整,當中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天,澳門正面對新的發展態勢,如何把握機遇、克服挑戰,需要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思考。以匯集各界所長,為特區未來提出建言和期盼,共凝正能量,共迎新挑戰。

本中心2015年度“齊為澳門動筋” 大型座談會於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會議討論主題是“匯聚民智 共迎挑戰”,為推動社會共同深入思考上述議題,以凝聚社會智慧。

本中心蕭志偉會長在致辭時指出,澳門正面對新的發展態勢,如何把握機遇、克服挑戰,需要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思考,而面對目前經濟向下調整,我們需要端正心態,沉穩積極應對新形勢。澳門在經歷持續高速增長之後,進入調整期,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實不可免,亦不可懼;只要我們端正心態,把握國家和特區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憑藉更為堅實的經濟基礎、更為充裕的財政儲備、更為豐富的與內地和海外互補合作經驗,保持戰略定力、道路自信、沉穩應對、自強不息、積極創新,澳門定能轉危為機,推動澳門特區走向更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堅持「兩條腿」走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的步伐,是澳門社會的共識,也是新形勢的緊逼要求;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擴大施政效益;特區政府在充分吸納各界智慧、強化科學調研的基礎上,更應適度有為、果斷作為,以“實招”為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注入新動力;澳門各界也需要身體力行參與“共建",以讓整體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共同推進特區善治,攜手應對挑戰。

是次座談活動有近二百位本澳社團、機構代表及社會人士應邀出席,氣氛熱烈。在“群言堂”中,共十七位嘉賓就會議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如公共行政改革、社會治理、區域合作、教育發展、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和與會者分享其觀點及意見;另外,亦有嘉賓和與會者向我們提交了書面意見。嘉賓們的踴躍發言,與會者的積極互動,以不同的形式為澳門特區未來發展建言獻策,讓座談會達致所期望的目的和意義。

座談會已經順利圓滿結束,但澳門經濟的深度調整仍然存在,未來發展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有效把握機遇、克服挑戰,是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全體澳門居民共同思考,携手努力;我們希望議題有更深化的討論,以為澳門特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繼續建言獻策。

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或我們的活動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隨時透過留言、傳真(853-2878 0565)、電郵(cpedm@macau.ctm.net)等方式與我們聯繫,謝謝。

KEN_043

KEN_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