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蕭志偉:南沙發展跑出中國速度

本文整理自 2024.09.27 澳門日報A03

 

 

立足灣區  協同港澳  面向世界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專題調研組今日展開廣州南沙調研行程,分別前往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及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了解南沙產業發展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碩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等參與陪同調研。

劉煒表示,《南沙方案》要求把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進一步彰顯南沙在新階段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南沙發展將面向世界,推進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聯動”,加快集聚科創、知識、人才等要素資源,支撐南沙塑造發展新優勢。

助灣區科企融資

調研組組員蕭志偉表示,通過在南沙的調研,有三點思考。一是感受到南沙發展跑出了“中國速度”,以芯粵能半導體為例,該公司成立於二○二一年,短短數年,就完成由運營投產到升級拓產的過程,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注於車規級碳化硅芯片製造的企業,產品更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智能電網、光伏發電等眾多領域,抓住了時代和行業的風口。

二是澳門作為一個資金自由港,可在資本市場,給予大灣區高科技企業更多幫助。以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為例,近三年園區企業年產值約十億元,且增長潛力巨大。但同時,不少園內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都有融資需求,若澳門與橫琴深合區產生合力,利用制度優勢,在金融領域提供助力,勢必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亦將極大促進澳門四大重點產業中的現代金融業發展。

高科技結合市場

三是深刻感受到高端技術必須與市場結合。目前,廣東醫谷南沙生命科學園園區已引進醫療企業三百餘家,涵蓋生物醫藥、基因編輯、疫苗、免疫治療、高端醫療器械、幹細胞、醫療產業基金等各個細分領域。充分體現醫學研究只有轉化成為商品,醫藥企業、科研人員才會有動力,進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其研發更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此外,巨灣技研在超快充電動力電池領域取得突破,其XFC電池量產,大幅提升充電速率至七分鐘內充入八成電量,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此技術的企業。並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難題,推動電動汽車極速充電生態建設。若能盡快打通市場,將其技術在大灣區乃至全國、全世界廣泛推廣,將是重大利好。

發策時政沙龍學習三中全會精神三中全會公報強調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本文整理自 2024.08.30  正報第二版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爲“二十屆三中全會”),於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為進一步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內容,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以“貫徹學習三中全會精神”為題舉行時政沙龍座談會。本次活動邀請粵港澳大灣區知名經濟學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前副校長董小麟作為主講嘉賓,董小麟憑藉其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以“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更高水平開放”為題向與會者深入淺出地解讀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與核心内容。

強調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改革開放不斷推進的結果,並將在改革開放中繼續開闢廣闊前景。會議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階段。董小麟向與會者詳細解讀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改革、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構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方面的指導思想,並探討如何通過這些改革舉措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制度創新與協同發展建設大灣區

董小麟重點分享了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引領作用。作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先行先試並取得重要發展經驗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在新時代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承擔先行引領發展的時代使命責任。董小麟結合灣區的歷史背景、經濟實力、科技教育、交通優勢和開放領先等方面的主要條件,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利用制度創新優勢,做好引領國際資源配置的角色。並且,通過全面深化政產學研一體化科研創新體系、深化灣區城市挖潛與協同發展以及進一步發揮灣區消費力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將大灣區建設成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

發揮澳門優勢與定位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發策中心理事長高岸聲對是次座談會作出總結時表示,董小麟結合三中全會《決定》、大灣區發展以及澳門自身的優勢和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建議。高岸聲續指,澳門需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澳門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機制,探索成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可能性。基於全會《決定》將港澳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定位目標,澳門應考慮調整現有的人オ政策,着眼培養本地人才的同時,加大吸引國内外高端人才,以此回應國家政策,促進更多國際人才和經驗流入,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堅定支持岑浩輝參選第六任特首

本文整理自 2024.08.31 澳門日報A10版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堅定支持岑浩輝參選第六任特首。曾在內地就學就業、曾在葡萄牙進修,之後長期在澳門公職服務接近廿五年的豐富履歷和公共管理經驗,是對澳門非常了解的“老澳門人”,更是堅定的愛國愛澳者。其更具備出色的法律專業能力和深厚的法律專業知識,對維護澳門“一國兩制”的法治環境至關重要,亦因其公正無私,受到澳門居民的廣泛尊重和信任。

此番提出“奮發同行 · 持正革新”施政理念,精準闡明澳門現時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表明其致力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及推動澳門改革創新的決心與信心。相信以其家國情懷和大局視野,若順利當選,必將憑藉深厚的法律背景、對澳門社會發展的深刻理解,以及一以貫之的負責嚴謹工作態度,確保“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制度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加強澳門法治建設,提高澳門政府治理效能,思考好、解決好澳門居民所關心關注的各項事務,帶領澳門居民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博士智庫與蕭志偉會長交流時政

本文整理自 2024.08.22澳門日報A05版

 

博士智庫於八月十五日晚假置地軒舉行“博智茶敘”交流分享會,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與一眾青年博士品茗,交流時政,暢談未來發展趨勢。

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該智庫榮譽主席黃家倫,主席鄧偉強、理事長劉百球、秘書長伍芷蕾、編輯部主任高明及多名研究員等出席,藉此引發青年博士對國家發展大局和澳門發展的思考,達至以智報國、以智獻澳。

蕭志偉稱,青年博士要深入認識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年以來實踐“一國兩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應解放思想,解決澳門深層發展所需,為“一國兩制”政策的持續推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寄語青年博士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國家未來發展的宏觀視角,為澳門未來發展機遇深入思考。建議青年走入橫琴,成為灣區制度創新和建設的參與者和建設者,為深化澳門乃至灣區的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發策實習提升青年能力

本文整理自 2024.08.19 澳門日報A08版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舉行“二○二四年度暑期實習計劃”總結大會。中心會長蕭志偉、理事長高岸聲、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志峰,以及實習計劃導師、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代院長黃承發出席大會見證實習生研究成果。

本年度實習計劃於七月一日展開,共有十名就讀於澳門、內地、葡萄牙等高校的學生參與。此次實習計劃旨在通過多元化的研究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澳門社會發展,提升其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實習期間,實習生在各自導師的指導下圍繞澳門治理、民生發展、產業轉型、人才培養及融合教育等關鍵議題開展個人專題研究,幫助學生迅速積累學術寫作以及理論知識實踐應用的經驗。此外,為增強實習生綜合研究與團隊協作能力,實習生分為兩組就“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治理現代化”和“以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兩個課題小組調研。

本年度實習計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實習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實習期間內共開展十一堂專題課程。同時,中心於七月中旬組織實習生前往深圳及東莞進行為期三日的外訪考察活動,通過參訪高校、企業與政府機構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最新發展情況,提升實習生的實地調研能力。

在總結大會上,實習生分別進行小組及個人專題研究成果展示。會場氣氛熱烈,與會者與實習生就報告內容進行交流探討。高岸聲讚揚實習生研究成果與學習態度,鼓勵實習生真切體會開放創新的發展精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習生阮曉東代表全體實習生發言,衷心感謝發策中心提供的寶貴實習機會,幫助實習生以政策研究視角對澳門的產業,以及發展定位有更全面、更系統化的認識。

會上,蕭志偉向實習生頒發結業證書,勉勵實習生砥礪奮進,積極學習國家政策與發展戰略。

是次總結大會出席人員還包括發策中心辦公室代主任梁子豪、助理研究員張晶晶以及研究助理繆敏立。

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新藍圖

本文整理自 2024.07.21 澳門日報A05版

 

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新藍圖——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展現澳門新作為

在萬眾矚目與全民期待中,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並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深入分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明確提出了到二○二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周年時的改革路線圖,發出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員令,對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一、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與高水平對外開放,是解決發展難題、激發發展活力的必然選擇。

本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強調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多變,對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提出新要求。通過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統籌深層次改革與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助於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有利於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趨勢,更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澳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重要且獨特的作用。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過程中,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對接好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發揮“中葡平台”優勢,發揮好與國際規則順暢銜接的優勢,在助力國家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的必然選擇。

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發展是解決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基礎和關鍵,新時代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中國式現代化。

高質量發展不是一時一事一域的要求,而是關係現代化建設全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只有把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澳門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積極探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三、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戰勝各種風險挑戰、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全會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基礎,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保障。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澳門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創新引領和科學指導下,持續健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體系,積極統籌特區的安全與發展,致力築牢維護國家總體安全的防線,保持澳門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下一步,還要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有力有效防範化解風險,透過持續健全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不斷提升管治水平和治理效能。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陳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