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發策報告籲摒棄保守引才建澳

本文轉載自 2019.05.22 澳門日報 第A03版:澳聞

地育才需時    人才回流有限

發策報告籲摒棄保守引才建澳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發佈《澳門人才政策研究——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人才政策的橫向比較》的調研報告。報告引述調研指,澳門不少行業出現程度不一的人才缺口,惟本地培養人才需時、海外人才回流有限、人才引進政策保守,加上面對千載難逢的大灣區機遇,可能出現“人才外流、多出少進”的情況,擔憂會出現“人才空心化”問題,成為澳門未來發展的嚴峻考驗。

20190524001

七大行業人才短缺

        該報告共六十三頁,由發策中心人才政策研究團隊完成。報告比較了大灣區十個城市的人才政策,亦分析澳門現行的人才政策並提出改善建議。報告指出,澳門回歸後,經濟發展良好,但產業結構相對單一,要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人才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

        報告指出,社會要有優秀人才支撐發展,不外乎本地培養、海外回流及人才引進三條路徑。目前澳門人才政策集中前兩者,但培養本地人才需時經年,海外人才回流成功個案不多,暫時未能發揮關鍵作用;加上人才引進機制保守,無法吸納高端或優秀的人才來澳,人才缺口將阻礙本澳社會發展。

        根據人才發展委員會近年公佈的七大行業需求清單顯示,在博彩、零售、酒店、飲食、會展、金融和建築等行業均出現程度不一的人才缺口。再者,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澳門人才可能進一步流失,融入灣區發展,使人才缺口問題變得更突出。

保守致人才空心化

        報告認為,在建設大灣區過程中,兄弟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形成人才優勢互補的良性循環是必由之路。可是,澳門當前人才引進的保守政策,社會對外來人才的高度戒心,勢必會令灣區人才引進澳門舉步難行,在澳門人才“多出少入”的前提下,澳門“人才空心化”的危機必會浮現,將對澳門未來發展造成嚴峻考驗,是全社會不容忽視、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

        報告又指出,政府制訂澳門人才引進的制度,必須面對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制衡,尤其如今澳門社會比較重視“本地優先”,害怕引入外來人才搶了本地人的“飯碗”。

        在保障澳門人的根本利益這個前提下,人才引進議題變得非常敏感,動輒就會刺激起社會不同持份者的神經,不利保持社會的和諧及穩定。

        報告建議,借鑒一些與澳門具有可比性的地區,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兄弟城市的人才引進制度,作為本澳制訂相關政策的依據,藉此向全澳社會進行政策宣導和解說,遊說不同利益持份者,摒棄保守主義,抱持更寬廣的胸襟,接納外來人才,攜手促進澳門經濟和社會進一步發展。又認為澳門可藉着大灣區機遇,調整總體人才政策。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大灣區暑期實習計劃2019

2019年暑期實習生計劃-海報-02

實習內容︰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澳門政治、社會、經濟等政策研究。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為推動更多青年關心和參與澳門社會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中心在過往的實習計劃基礎上,特舉辦“大灣區暑期實習計劃”,誠邀各位參與。

計劃特色︰

灣區調研+專題講座

個人導師+研究報告

培訓內容︰

1.資料蒐集技巧

2.政治、經濟、社會時事

3.專題培訓課程

4.專題研究、議題分析

5.活動策劃

6.大灣區機構參訪

活動資訊︰

活動報名日期︰2019年5月13日至6月30日

實習日期︰7月15日至8月16日

名額︰20名

地點︰澳門﹑廣州南沙

招聘對象︰

正就讀本科課程高年級(大三或以上)和研究生課程的本澳居民,以國內外著名學府的在讀生優先,並以修讀政治、經濟、教育、醫療和傳媒專業的學生作為主要的招募對象。

其他︰

l   報名表可於本中心網站(http://www.cpedm.org.mo/)下載

l   查詢:28780124 梁先生 / 劉先生

l   參加者通過面試,經甄選錄取成為實習生後,毎位實習生將獲發津貼。

l   本章程如有未盡善處,本中心得隨時修改,不另行通知。

2019大灣區暑期實習計劃報名表

團體籲抓緊灣區發展機遇

本文已刊登於 2019.04.15 澳門日報 第B06版:澳聞

團體籲抓緊灣區發展機遇 

        座談會的“群言堂”環節上,多位來自不同社會界別的嘉賓就澳門融入灣區、抓緊機遇發展分享個人見解。

20190429001

        高冠鵬:各市協調統合

        澳門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高冠鵬建議整合大灣區公交系統,增加出行便捷性,讓公交出行成為主流模式,減輕對道路交通及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認為各城市應協調統合,共同開創無縫整合公交系統,打造“智慧出行、公交優先”的出行環境。

        吳子寧:明確自身優勢

        澳門青年聯合會秘書長吳子寧提出“融容之道,和而不同”的觀點,認為澳門要融入灣區發展,先要對內促進各行業的融合,摸索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外要與其他十個灣區城市互相融合協作發展,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才能得到整體發展的提升。澳門亦要“和而不同”,明確自身優勢,在灣區中發揮長處才能有所建樹。

        蔡明威:調整人才政策

        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蔡明威表示,緊抓大灣區發展機遇,對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起重要作用,不單有助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進一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議政府發揮澳門優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出台與時俱進調整吸納人才政策,並持續推進澳門居民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趙強:文旅協同發展

        民聯智庫副主席趙強認為,在“一國兩制”條件下,澳門與粵港兩地的行政體制和經濟發展模式不同,在文化形態上存在着一定差異,文化資源的互聯互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難。建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共享機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合作、文化產業資源協同發展、文化旅遊資源融合發展等共用機制。

        覃思:勉青內地創業

        世界青年設計師論壇大中華主席覃思則以自身經驗分享,鼓勵青年到內地創業、尋找機會,積極參與融入國家發展。

        黃仁民:落實澳人澳稅

        粵澳工商聯會理事長黃仁民提出關於推進新時代琴澳合作的建議,包括加快“粵澳飛地合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提前為橫琴南部填海土地的合作做好政策規劃、對標中國特色自由港和國際旅遊島建設標準,以及對標澳門稅收政策,加快推動落實“澳企澳稅”和“澳人澳稅”政策,實現琴澳稅收均等化。

20190429002

“群言堂”集思廣益建言灣區

本文已刊登於 2019.04.15 澳門日報 第B06版:澳聞

“群言堂”集思廣益建言灣區 

        多名社團代表日前於發策座談會的“群言堂”環節上就融入大灣區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20190424002

        李從正:三方合作育才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李從正就 “深化合作,共建灣區” 主題發言,他提出兩點意見,一是勞資政三方合作,共同培養優質人才;二是強化工會之間合作,助力居民融入灣區。

        陳家良:延伸醫療福利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陳家良發言的主題為“着眼大灣區所需   發揮澳門所長   積極主動將澳門的社會服務推向大灣區”,一是建議將社會福利尤其是醫療福利延伸到大灣區,二是將澳門的社會服務特別是養老服務經驗推廣到大灣區。

        呂綺穎:調研婦女需求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呂綺穎就“澳門青年婦女走進大灣區”主題發言,指出今後婦聯將以短中長期計劃做好灣區婦女發展工作,包括組織不同階層的澳門婦女到大灣區城市參觀、學習以及交流;開展一系列有關灣區婦女需求的調研工作;開展灣區城市的婦女組織合作項目等。

        岑耀昌:灣區合作辦學

        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岑耀昌就“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深度合作”主題發言,三點建議分別是創新合作模式,積極籌建港澳子弟學校;合作辦學,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訓及旅遊教育基地;以文化為紐帶,促進區內教育交流合作。

        梁俊傑:發揮僑聯優勢

        澳門歸僑總會發展策略委員會主任梁俊傑發言主題為“發揮橋樑作用   融入灣區發展”,指出僑界社團可從三方面發揮僑的內引外聯優勢,一是深化與灣區城市的僑聯、僑界團體的交流合作;二是充分發揮僑界青年的橋樑紐帶作用;支持僑界社團持續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擴大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聯絡網。

        蔡安安:發展數字娛樂

        澳門電影協會會長蔡安安發言時指出,澳門今後主要發展的方向應在文化娛樂上面做文章,建議可從科技和文化兩方面努力,大力發展數字娛樂產業。

20190424001

梁司:利用優勢抓住機遇融灣區

本文已刊登於 2019.04.15 澳門日報 第B06版:澳聞

澳具天時地利人和相對優勢

梁司:利用優勢抓住機遇融灣區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日前在發策“積極有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座談會的互動環節上表示,不少與會嘉賓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不可以拖時間,故他亦從天時、地利、人和方面作出分享,認為澳門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相對優勢。

20190423001

中葡平台作用重要

        梁維特表示,是次參與發策座談會是以“發策好朋友”身份出席並從中學習,認為與會嘉賓的發言有啟發性,座談會主題是積極有為,他認為“為”有兩種意義,分別是為甚麼而做和有何作為。

        他曾提過參與大灣區建設“莫等待、抓實幹、不空談”,天時就是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難得的機遇,藉國家的大政策令澳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全局優勢就是地利,要思考澳門在大灣區全局產生甚麼作用。人和則是澳門要如何發揮精準聯繫的功能,澳門較重要的功能是“中葡平台”,是香港及廣東九市無法代替的,故澳門是橋樑“走出去”、“引進來”的功能,多於是同一制度下政策的競爭者。

        比較全球其他灣區, “一國兩制”、三個獨立關稅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令融合過程的難度相對提高,梁維特稱,為何國家明知如此仍要選擇把澳門、香港加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梁維特認為或因制度差異令粵港澳大灣區有別於其他灣區。

有機結合創新試驗

        他說,當全球提出中國效率、中國速度,同時亦提出國際標準、國際規則,粵港澳大灣區某程度上會否就是國際標準、國際規則與中國效率的優勢有機結合的創新試驗田、創新共同體,若能成功,相信將是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灣區的差異。

灣區資源無分彼此

        梁維特又提出一點意見予大家思考,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很多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當大灣區出現、逐步邁向成熟時,日後提到的是澳門資源、廣東資源還是大灣區資源?若大灣區資源無分香港、澳門、廣東時,能否更加把優勢發揮出來?他又希望更多社會人士在推動大灣區過程中,在各自的社會崗位上多向政府提出要求,共同推動建設大灣區。

20190423002

專家勉澳有心有膽走出去

本文已刊登於 2019.04.15 澳門日報 第B06版:澳聞

專家勉澳有心有膽走出去

        日前在發策舉行的齊為澳門動腦筋“積極有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座談會上,三位嘉賓分別演講,為澳門融入灣區發展建言獻策。

20190422001

醫療發展空間大

        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嘉賓先從“他山之石”的角度發言。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完善的商業鏈,灣區城市內的商業物流速度之快、同時擁有四個核心發展城市等優勢不是其他灣區可媲美。澳門應利用充裕的財政儲備,到大灣區投資,於金融商業、科技等尋找發展機會。又認為大灣區的醫療發展將有很大的空間,澳門即使沒有豐富的醫療經驗,亦可擔當投資者的角色,並利用“一國兩制”優勢吸引內地,以至世界各地的醫療人才參與,提升融入灣區發展的速度。

        張志剛指出,有人認為“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但其實“一國兩制”已提升到國家發展層面的方針策略。澳門更應利用自身的優勢,於大灣區發展中推動某些領域的事業“上一兩個台階”,造福大灣區及澳門的居民,再次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他鼓勵澳門要有心有膽,積極走出去,相信發展的空間會無限大。

20190422002

力當精準聯絡人

        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愛平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五大戰略定位在“規劃綱要”有非常清晰的界定,澳門要積極扮演“精準聯絡人”角色,主動融入大灣區的五大發展戰略。為此,他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發揮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共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發揮科技創新走廊節點作用,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發揮“精準聯絡人”的帶路者作用,參與“一帶一路”重要支撐的建設;四是發揮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示範作用,打造能力更強的“區域合作型政府”;五是發揮促進社會保障與社會治理合作的先鋒作用,構築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20190422003

灣區市場一體化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以“澳門視角”發言時提出,“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世界著名灣區最顯著的區別,既是優勢也是挑戰。大灣區要想取得實效,必須在體制、機制和制度上尋求突破,如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統一市場規則體系,尤其在經貿投資方面,建議以香港特區在投資貿易領域的法律制度為藍本或重要參考。

        他認為,“規劃綱要”賦予澳門“中心城市”的地位,澳門必須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時要多考慮橫琴這個平台。對於橫琴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島,他認為今後橫琴與澳門應是合作大於競爭,發揮共生效應。又建議政府進一步做好“規劃綱要”宣講工作,在大灣區建設中重視發揮智庫作用。

201904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