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後立”澳門公共行政改革研究
作者归档:admin
發策時政沙龍研議房屋政策
本文整理自 2023.03.02 正報 第二版
因應澳門特區政府落實五個階梯房屋政策,致力解決房屋問題。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於日前舉行時政沙龍座談會。會議以“澳門的公共房屋政策研議”為題,邀請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梁倩文委員進行分享,與中心青年會員展開探討和交流,為澳門公共房屋政策建言獻策。與會者經討論後認同五個房屋階梯解決住房問題、夾心房屋制度助力居民上樓以及橫琴「澳門新街坊」有助推進琴澳融合,實現澳門居民安居樂業的目標。
五個房屋階梯解決住房問題
分享嘉賓梁倩文回顧澳門房屋政策發展史,指出特區政府的五階梯夾心房屋政策通過組合拳給予居民向上流動空間,介紹《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法案的申請要件及評分排序制度。與會者認同夾心房屋照顧不同收入人士的住房需求,申請條件符合居民購買能力。有與會者提議參照內地“房住不炒”的政策,以“先租後買”的制度協助居民上樓。另外,與會者提議善用閑置土地,舊區重整參照珠海城中村進行改造,按照舊屋面積比例增加居住空間。總體而言,澳門房屋政策不斷完善優化,五個階梯的房屋政策有效解決居民置業問題。
「澳門新街坊」推動琴澳融合
有與會者表示橫琴“澳門新街坊”建設進度理想,社區配套完善,有望成為居民生活的新空間。提議琴澳加強醫療衞生、交通安排、生活配套的銜接,通過職住平衡解決跨區往返頻繁問題。因應《關於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出台,允許澳門元在深合區作小額支付使用,會與者認為政策便利澳門居民出行,鼓勵青年前往深合區就業、置業,推進琴澳深度融合體制,助力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蕭志偉:善用科技擴客源促經濟
本文整理自 2023.02.28 澳門日報 A02版
澳門經濟復甦進程與旅遊業發展密不可分,隨着全國出入境解禁,澳門作為旅遊城市面對競爭趨激烈,如何確保澳門旅遊業持續具吸引力、競爭力,保持經濟復甦引擎?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建議,做好旅客數據統計和分析,針對疫後變化作調整。同時,鼓勵澳企善用科技手段。此外,更要發揮好中西文化交匯點的特色。
掌握結構助拓客源
蕭志偉表示,從澳門產業結構、稅收、就業等各方面來看,經濟復甦始終離不開旅遊業恢復,樂見近期旅客回流,反映澳門作為旅遊城市仍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意義是推動澳門擺脫疫情陰霾。政府“擴客源”計劃成功,成績亮眼,然而,復甦過程中,卻留意到旅客結構、旅客喜好與疫前有轉變,認為社會各界應要先沉着冷靜去掌握相關變化,並按需要作出調整,以持續鞏固自身優勢,如現時旅客以年輕人為主,來澳目的多打卡、品嘗美食,政府在宣傳引客計劃上、民間企業在產品、服務上都需因應作出調整。建議政府應做好數據分析,進行跟蹤式統計,並細分至內地客、港客、海外客的年齡層,來澳獲得資訊方式、喜好等,有的放矢作出配合。
融入國家普及科技
其次,疫後各行各業人資流失嚴重,建議縮短外僱審批時間。另一方面,推動科技手段應用,特別是疫下電子政務有突破,電消計劃推動電子支付普及等,都為疫後科技應用打下基礎,科技應用能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僱員能從中獲益,惟科技應用氛圍和普及需要政府、整個社會推動,否則單一企業引入科技,成本高,動力減。
蕭志偉補充,環顧內地企業對科技、系統應用相當成熟,像內地平台經濟、電子科技等應用走在全球領先地位,是國家的強項,借鑒引進內地成功經驗,有助企業、社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方面,本澳擁有“一國兩制”優勢,可發揮優勢與內地形成更緊密關係,像國家口岸管理先進,其中港澳通關效率高,能為全國邊境口岸提供參考案例。
科技創新提競爭力
經濟復甦進程中,澳門可探索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以提升自身競爭力,認為澳門不應再遵循疫前粗放型吸客方式。賭牌重新批給博企承諾千億投資計劃,為澳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政府一方面要確保博企履行應有承諾、責任,在引海外客上,更要借助博企、地接旅行社等力量加強,這些是新機遇,值得大力深挖。從目前數據看,澳門短期復甦問題不大,春節至今淡季不淡,但旅客訪澳熱情能否一直持續?這是各界關心的問題,歸根究底,最後考驗是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競爭力。
澳門旅遊城市競爭力強,多元現代投資,包括有高級商場、品牌酒店硬件;國際級表演、體育盛事軟件,惟很多新事物澳門能做到的鄰近國家和地區都能做,甚至做得更好。不過,澳門有難以取代的方面,是東西方文化交匯點,除了有傳統建築,還有美食,突顯澳門包容的城市內涵,發揚澳門文化底蘊結合領先軟硬件以及科學手段等,相信澳門“一中心”地位難動搖。
經濟單一是澳短板
蕭志偉強調,“一中心”是澳門強項未來要不斷強化,然而,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經濟單一是澳門短板,如何借助灣區、深合區令年輕人就業多元是今年“兩會”關注的議題;此外,澳門如何為國家作出貢獻?認為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往往需要規則對接、制度創新等,澳門在融入灣區、深合區進程中相信可以為相關領域作出貢獻。
呂開顏:積極有為 奮力前進
本文整理自 2022.12.19 澳門日報 第A05版:澳聞
隨着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召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重要戰略部署。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港澳工作的論述,對澳門給予高度重視和關懷,為澳門將來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和全力支持。雖然當前全球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經濟復甦態勢緩慢。但是,特區政府依然直面挑戰,迎難而上,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重要決策部署,以“齊心合力,穩中求進”為宗旨,在完善民生福利、城市規劃以及區域合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增強了澳門社會加快經濟復甦和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信心。
首先,施政報告提出的“1+4”產業政策,是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務實方案。“1”是指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由於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澳門旅客數量大幅下滑,由此更加凸顯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必要性。雖然歷屆特區政府都致力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培育新興產業,但是在受到已有生產要素稟賦配置的限制下,冀望新興產業未來支撐起澳門整體經濟仍需一段較長的時間。短期內澳門社會經濟都非常依賴旅遊業,所以施政報告加快經濟復甦,將旅遊休閒業作為提振澳門整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有利於澳門社會和諧及穩定,保持經濟增長將成為改善民生的基礎,而且也有助澳門旅遊產業向其他產業發展以及轉型。
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是推廣澳門多元旅遊形象和非博彩元素,受到澳門城市形象的局限,難以拓展外地旅遊市場。澳門本身具有大量文化資源,將來應以文化為根基、以創新精神為依託、以合作為紐帶、助力市場為指導使旅遊業發揮好創新機制。澳門以旅遊打造為對外交流合作以及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管道,通過“旅遊+”跨界融合,使“一平台”、“一基地”與大灣區旅遊形成效益良性循環。“旅遊+”的發展策略向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發展延伸,結合周邊城市共同打造聯動及互補旅遊路線將助力澳門鞏固區域中旅遊城市地位。政府將持續推動逐步提升四大產業的比重,不斷增強經濟的發展動能和綜合競爭力。
其次,施政報告高度重視民生。二〇二三年不僅延續過去各項惠民和臨時稅務優惠措施,確保教育、醫療、民生和社會福利等資源投放不減少。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動態調控外僱數量。有序落實五階梯房屋政策,推進經濟房屋工程,加快夾心房屋落實方案及相關法律制度。在特區政府連續三年都面對沉重財政壓力的情況下,現金分享、醫療券、電費及水費補貼等惠民福利得以延續,敬老金、養老金、各種援助津貼金額也未減分毫,充分顯示特區政府希望延續這些措施減輕居民的生活壓力,向社會傳達出特區政府振經濟、保就業、顧民生、促多元、維持社會穩定的決心,大大增強了民眾的信心。
第三,區域合作得到高度重視。眾所周知,澳門受到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限制下,再好的產業政策也難以發揮。區域合作就可以打破生產要素的限制,助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為年青一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選項。二〇二三年是深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實現第一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隨着國家“十四五”規劃、澳門第二個五年規劃的推出,本次施政報告將深合區作為施政重點,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推動深合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等重大配套措施盡快出台實施,探索建立國際互聯網跨境數據管理體系,以及加快制訂深合區開發投資公司組建方案。同時,也將同步建設配套民生設施,加快推進各項澳門標準的公共服務和福利制度落地橫琴,不斷健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有效落實深合區建設總體方案。
在中央的關懷和支持下,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民生工作、經濟多元發展、深合區建設等各項惠澳措施將逐步落實。特區政府積極有為,相信明年澳門經濟活力將加快恢復,社會各界也將齊心協力,推動澳門邁步前進。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呂開顏
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
本文整理自 2022.12.01 澳門日報 A01版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極其悲痛地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通告:我們敬愛的江澤民同志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二○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十二時十三分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六歲。
江澤民同志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江澤民同志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勤奮學習,追求真理,受到愛國主義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啟蒙。在大學學習期間,經過積極參加抗日愛國活動洗禮,江澤民同志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完成了人生道路的選擇,最終確立了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奮鬥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一九四七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江澤民同志到工廠工作,在工人群眾中並在青年會夜校職業青年中從事革命宣傳工作,一九四九年組織工人群眾開展護廠活動,迎接上海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江澤民同志先後擔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第一副廠長、上海製皂廠第一副廠長、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第二設計分局電器專業科科長等職。一九五四年,國家在長春興建第一汽車製造廠,需要大批專業技術幹部和管理幹部,江澤民同志應調前往,一九五五年赴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製造廠實習。一九五六年回國後,江澤民同志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力處副處長、副總動力師、動力分廠廠長。一九六二年,江澤民同志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負責該所科研領導工作。一九六六年,江澤民同志調任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後任黨委書記,組織原子能發電設備設計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江澤民同志受到衝擊。一九七〇年,江澤民同志調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一九七一年任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派駐羅馬尼亞專家組總組長,一九七三年回國先後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一九八〇年,江澤民同志擔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黨組成員,主管實施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和試辦經濟特區等開創性工作。一九八二年,江澤民同志任電子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黨組副書記,一九八三年任部長、黨組書記,為我國電子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九八二年九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一九八五年,江澤民同志任上海市市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一九八七年,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擔任上海市長、市委書記期間,江澤民同志帶領上海廣大幹部群眾振奮精神、勇於探索,推動上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浦東開發開放蓄勢謀篇,推動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步。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國發生嚴重政治風波,江澤民同志擁護和執行黨中央關於旗幟鮮明反對動亂、捍衛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決策,緊緊依靠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有力維護上海穩定。
一九八九年,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同志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年,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決定江澤民同志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九九〇年,在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江澤民同志是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際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面臨空前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在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江澤民同志帶領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緊緊依靠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旗幟鮮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維護國家獨立、尊嚴、安全、穩定,毫不動搖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改革開放,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打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的十三年中,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波瀾壯闊。在國際國內十分複雜的形勢下,江澤民同志帶領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制定和實施了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大戰略,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開外交工作嶄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新進展,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我們從容應對一系列關係我國主權和安全的國際突發事件,戰勝在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着正確方向破浪前進。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十三年我們黨和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江澤民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關鍵作用、高超政治領導藝術是分不開的。
江澤民同志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期間,深刻洞察和把握國內外形勢的重大變化和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對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舉措,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創立了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領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加強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緊緊圍繞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全面推進人民軍隊建設;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我軍各項建設的首位,永葆人民軍隊性質、本色、作風;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實現我軍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堅持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勤儉建軍,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治軍的特點和規律,與時俱進推進我軍各項建設;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走出一條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軍隊現代化建設路子;按照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提高國防動員能力,發展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鞏固軍政軍民團結。這一切,對於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具有長遠指導意義。
江澤民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準確把握時代特徵,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堅持和發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作出了傑出貢獻。特別是他集中全黨智慧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體現了一位真正馬克思主義者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強調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類歷史發展進步的普遍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要求,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利益和願望,抓住了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根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鮮明的特點和最突出的貢獻,在於用一系列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甚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回答了建設甚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深化了我們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加強黨的建設的規律的認識。
江澤民同志高度重視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的重大戰略問題。在籌備黨的十六大期間,江澤民同志主動提出,為了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為了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他不再擔任中央領導職務,並從中央委員會退下來,以利於促進黨和國家高層領導新老交替。黨中央同意了江澤民同志的請求。從當時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防和軍隊建設任務繁重考慮,黨的十六屆一中全會決定江澤民同志留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黨的十六屆一中全會後,江澤民同志全力支持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工作,盡心盡力履行黨中央交付他的職責。二〇〇四年,江澤民同志從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大局出發,又主動提出辭去他擔任的黨和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充分體現了他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深謀遠慮。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以後,江澤民同志堅決擁護和支持黨中央工作,關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堅定支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二〇〇六年,江澤民同志親自主持編輯和逐篇審定《江澤民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江澤民文選》主要收入了江澤民同志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紀初具有代表性和獨創性的重要著作,為我們更深入地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教材。
江澤民同志目光遠大、審時度勢,總是從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觀察和思考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江澤民同志信念堅定、處事果斷,總是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不渝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關鍵時刻具有作出果敢決策的非凡膽略和進行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江澤民同志尊重實踐、與時俱進,總是緊緊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和契機,堅持從黨和人民活生生的實踐出發總結經驗、尋找路子,腳踏實地而又開拓進取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江澤民同志尊重群眾、關心群眾,總是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安危冷暖,依據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檢驗和推動工作。江澤民同志的優秀品格和高尚風範將永遠教育和激勵我們前進。
江澤民同志的逝世,對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黨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江澤民同志的遺志,以實際行動表達我們的悼念。
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我們一定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團結一心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我們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江澤民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風範,學習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團結奮鬥。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凝結了包括江澤民同志在內的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心血和奮鬥。前進道路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
發策中心“時政沙龍”評議施政報告
本文整理自 2022.11.24 澳門日報 A10版
因應行政長官日前在立法會發表澳門特別行政區二○二三年施政報告,發策研究中心日前舉行時政沙龍座談會。會議以“澳門特別行政區二○二三年年度施政報告評議”為題。邀請中心會員展開探討和交流,與會者環繞經濟復甦、產業多元、青年發展、人才政策等內容建言獻策。
經濟復甦助推適度多元發展
有與會者認為明年度施政報告回應居民需求,對於政府開支緊縮下維持惠民措施的舉措表示認同。特區政府首要施政重點為“加快促進經濟復甦,鍥而不捨推動多元”,與會者建議推行靈活性疫情防控政策,加大基礎建設力度,經濟增長以保就業為基礎,提振經濟信心。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與會者贊同“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鞏固優勢產業,用好自身博彩旅遊業的資源,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驅動,短期實現經濟復甦,以四大產業作為新的經濟支撐點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政策落地加快深合區基礎建設
與會者認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推出一年以來,深合區穩步發展,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的合作仍存在深化空間,提議推動實質性的深合區政策落地,加強基礎建設,加快琴澳一體化步伐。特區政府明確發展定位,精準理解國家政策,在配合澳門“二五規劃”的基礎下,與會者建議特區政府採取先行先試的方針推動琴澳政策,解決真正難題,紮實推進橫琴建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年發展聯動人才銜接機制
與會者認為解決青年就業問題至關重要,做好職業配對工作,鼓勵青年開闊視野,多加歷練,把握大灣區和深合區的發展機遇,例如︰廣州南沙“新十條”措施出台支持澳門青年就業。為培養人才促進產業多元,因應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需要招聘相應本地醫生。為防止人才流失,提議建立人才培養和留才措施,落實職業人才銜接機制,在專業移民和吸引人才措施的配套下,推出具吸引性的引才政策,提高澳門就業競爭力,實現青年的可持續發展。